
币圈“陪玩”Sidekick豪赌:直播带单是韭菜天堂还是“P小将”坟场?

Memecoin狂潮下的直播带单:Sidekick的LiveFi豪赌与“P小将”的韭菜宿命
注意力经济的畸形儿:从Pump.fun到“P小将”的权力游戏
Memecoin,这玩意儿,从去年开始就跟病毒一样蔓延开来,硬生生把加密市场拽进了一个“注意力经济”的怪圈。说白了,谁能抓住眼球,谁就能割到韭菜。可这“注意力”值几个钱?我看啊,大部分时候就是击鼓传花的赌局,最后一棒砸在谁手里,谁就哭去吧。
这种“新共识”下,Pump.fun 这种平台冒出来了,摇身一变成了“资产生产商”,源源不断地“生产”着空气币,背后推手是谁?还不是那些饥渴的“P小将”们?P小将们,说好听点是资产消费者,说难听点,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赌徒。他们不在乎项目有没有价值,只在乎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小的成本,博取最大的收益。这种心态,说白了就是贪婪。
而Pump.fun呢?心知肚明,它就是个“发币工厂”,专门为“P小将”们量身定做的。它把发币的门槛降到最低,让每个人都能“创造”自己的财富神话。可问题是,这种“财富”真的是创造出来的吗?还不是从后来者的口袋里掏出来的?这种模式,本质上就是庞氏骗局,只不过披上了一层“去中心化”的外衣。
交易所、交易Bot的军备竞赛:速度与热点的囚徒困境
“P小将”们的需求是啥?快!更快!再快!他们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每一个交易热点,然后像蝗虫一样席卷而去,留下遍地狼藉。
这可苦了交易所和交易Bot们。为了迎合这些“P小将”们的需求,他们开始了一场疯狂的军备竞赛:更快的服务器,更先进的算法,更灵敏的热点捕捉能力。说白了,谁能更快地把“P小将”们带到“财富”面前,谁就能分到更多的蛋糕。
但问题是,这种“速度”真的是提升了效率吗?我看未必。它只是加剧了市场的波动,让“P小将”们更加疯狂地追逐热点,也让那些庄家们更容易操纵市场。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就是“P小将”们被割得更惨,而交易所和交易Bot们则赚得盆满钵满。
更离谱的是,这场军备竞赛竟然还卷出了“直播带单”这种新形态。SideKick 打造的 LiveFi 交易平台,简直就是把“P小将”们的赌徒心理发挥到了极致。这哪是交易平台啊?这分明就是赌场!
Sidekick的LiveFi迷局:直播能否拯救“P小将”?
Sidekick:从陪玩到LiveFi的华丽转身?
Sidekick 这玩意儿,号称是个去中心化的直播交易平台,用户可以通过主播的直播,实时参与加密资产交易。说白了,就是把直播带货的那一套搬到了币圈。但问题是,币圈的韭菜们真的需要直播带货吗?我看悬。
去年,Sidekick 还拿了个 BNB Chain 的“最有价值建设者”奖,还拿到了 YZi Labs 的投资。又是拿奖,又是融资,看起来风光无限。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币圈的钱,来得快,去得也快。今天你风光无限,明天可能就销声匿迹了。
更何况,Sidekick 拿的这些投资,背后都是些什么机构?Hashkey Capital、Folius Ventures、Mirana Ventures、Foresight Ventures…… 听起来都很厉害,但说白了,还不是币圈的那些老面孔?他们投 Sidekick,是真的看好它的前景,还是只是想蹭一波热度?我看后者居多。
YZi Labs的慧眼识珠还是孤注一掷?
YZi Labs 投资 Sidekick,这事儿就更有意思了。YZi Labs 在币圈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投资机构,投了不少项目,但真正成功的,又有几个?他们投 Sidekick,是真的觉得 Sidekick 能颠覆币圈,还是只是想给自己增加一个“成功案例”?
毕竟,YZi Labs 也需要向他们的 LP (Limited Partner,有限合伙人) 们交差啊。他们需要告诉 LP 们,他们投的项目有多么牛逼,多么有潜力。而 Sidekick,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一个有噱头,有话题,有故事的项目。
但问题是,YZi Labs 真的了解 Sidekick 吗?他们真的了解“P小将”们的需求吗?他们真的了解直播带货在币圈的可行性吗?我看他们根本不在乎这些。他们只在乎能不能把 Sidekick 包装成一个“独角兽”,然后卖个好价钱。
LiveFi:下一个风口还是昙花一现?
Sidekick 搞的这个 LiveFi,听起来挺唬人的,又是直播,又是交易,又是去中心化。但说白了,就是个缝合怪。它把直播带货的那一套缝合到了币圈,然后就号称自己是“下一个风口”。
但问题是,直播带货真的适合币圈吗?直播带货的核心是什么?是信任。用户信任主播,才会购买主播推荐的商品。但币圈的韭菜们,真的会信任那些花里胡哨的主播吗?我看他们只会信任自己的贪婪。
更何况,币圈的直播,风险可比传统电商高多了。传统电商,至少还有个售后服务,还有个退货渠道。但币圈的直播呢?一旦被 Rug Pull (跑路),连哭都找不到地方。
ChainCatcher对话Jonny Fish:首席搞笑官的野心与焦虑
ChainCatcher 采访了 Sidekick 的联合创始人 Jonny Fish,这家伙给自己起了个“首席搞笑官”的头衔,还真是够“抽象”的。他说 Sidekick 要做 LiveFi,要做“Trade the moment”,要在当下进行交易,通过直播进行实时交易热点的捕捉和高效沟通。
听起来挺美好的,但说白了,还不是想让“P小将”们更快地被割韭菜?Jonny Fish 这家伙,表面上嘻嘻哈哈,好像什么都不在乎,但实际上,心里肯定焦虑得要死。毕竟,Sidekick 的未来,还充满了不确定性。
Jonny Fish:从网吧到Web3的“抽象”进化之路
欧洲总代理的意外转型:俄乌战争下的Crypto支付
Jonny Fish 这小子,早年是在网鱼网咖混的,后来还拿到了欧洲总代理的权限,负责网吧和陪玩业务的出海设计。听起来挺光鲜的,但说白了,还不是个“网瘾少年”?
不过,Jonny Fish 倒是在网吧和游戏社区里混出了点门道,对游戏玩家的需求和行为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后来,他还想把陪玩业务扩展到全球,利用东欧低成本的主播资源服务西欧的游戏玩家。
本来一切都挺顺利的,但俄乌战争爆发后,欧盟对东欧实施了法币通道限制,切断了西欧到东欧的支付渠道。这下可把 Jonny Fish 给难住了。
不过,Jonny Fish 这小子脑子转得挺快,他发现可以用 Crypto 来解决支付问题。于是,他就搞了一套 Saas 系统,专门为内容创作者设计,让他们在直播时能快速收款,同时还支持线上陪玩、礼物赠送等功能。
这就是 Sidekick 的第一个版本。说白了,就是个披着 Web2 外衣的 Crypto 支付工具。不过,这玩意儿当时跑得还挺猛的,一个月流水超过 1000 万美元。
抓住错配的机会:LiveFi的诞生逻辑
不过,Jonny Fish 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觉得,随着特朗普上台后政治局势的缓和,必须提前规划,最终决定切入直播赛道。
当时,Jonny Fish 已经签约了东欧最大的 MCN 公司,手上有超过 10 万名主播,粉丝规模从几万到几百万不等。基于这些资源,他开始专注直播业务。
Jonny Fish 认为,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一种“错配”:一方面,“P小将”们需要快速获取热点信息,但另一方面,他们获取信息的效率却很低。因此,就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连接“P小将”们和热点信息。
而直播,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直播,主播可以实时扫链、分析 K 线、推荐交易点位,并直接与用户互动,缩短信息传递时间,增强信任感。
Trade the moment:一场关于速度和情绪的豪赌
Jonny Fish 给 Sidekick 定义了一个新的概念:LiveFi,即“Trade the moment”。说白了,就是要让“P小将”们在当下进行交易,通过直播进行实时交易热点的捕捉和高效沟通。
Jonny Fish 认为,在高频交易中,情绪反馈和交易速度至关重要。直播模式可以让“P小将”们在 5 分钟甚至更短的交易窗口内做出决策。
但问题是,这种“速度”真的能带来收益吗?我看未必。它只会让“P小将”们更加盲目地追逐热点,也让那些庄家们更容易操纵市场。
更何况,直播带单,很容易被情绪所左右。主播喊一句“兄弟们快跑”,大家就一起疯狂撤退。这种情况下,主播跟用户就变成了一个阵营,而不是对手盘,这种关系要更加坚固,且主播能带动的资源和资金量更加有效率。
但问题是,这种“团结”真的能对抗庄家吗?我看悬。庄家们最喜欢的就是看到散户们团结一致,然后一网打尽。
Sidekick Protocol:一场关于信任和背书的革命?
流量传播的权力链:谁在为CA背书?
Jonny Fish 认为,未来一段时间,用户会更注重 Token 的宣传能力和热度抓取。
他观察到,流量传播有一个链路:首先,项目 CA 发布,从 Telegram 或 Discord 等平台传出;然后进入各种 TG 群、微群等社区;接着通过 KOL 推荐,吸引用户用小额钱包买入;再之后进入推特的公开流量池,分发信息;最后到达交易市场。
在这五个环节中,如何嵌入这个链路并完成目标至关重要。Jonny Fish 认为,核心在于背书。一个 CA 的本质是背书——只要有足够信任,用户就会相信项目能做起来。
但问题是,谁来为 CA 背书?是那些 Telegram 群里的“大佬”?还是那些 Twitter 上的 KOL?我看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读文时代的终结?视频的降维打击
Jonny Fish 认为,大家并不是习惯读文,而是目前只有这个选择。他觉得,推文以文字这种“2D”形式呈现,用户在阅读时会进行理智思考,每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和判断。在这种情况下,营销效率会因用户的主观差异而降低,产生大量损耗。
而视频内容无需用户深度思考,用户可以轻松观看——不喜欢就当娱乐,喜欢就可能直接购买。视频的输出容量和情感含量更高,且呈现形式是“3D”的,空间感和包容性更强。
Jonny Fish 认为,视频是对文字的降维打击。
但问题是,视频真的比文字更有效吗?我看未必。视频虽然更容易吸引眼球,但也更容易被忽略。用户在刷短视频的时候,注意力是很分散的。他们可能只是随便看看,根本不会认真思考。
KOL商业价值的重塑:从2D到3D的跃迁
Jonny Fish 认为,以文字为主的 KOL 受限于 2D 模型,输出单一且难以扩展。比如一篇文章可能只能服务一个平台,为了保护自身价值,KOL 会提高报价。虽然推高了价格,但实际变现能力有限。
而视频型 KOL 可以通过挂载多个品牌 logo 提升变现能力。比如在输出内容时,背景挂一个长期赞助商的 logo,无需每期都提及,仅通过露出就能获得收益。这种模式对广告主更具吸引力,因为成本更低且效果更持久。
Jonny Fish 认为,视频型 KOL 可以实现商业价值的跃迁。
但问题是,这种“跃迁”真的能让 KOL 赚更多钱吗?我看悬。广告主也不是傻子,他们会评估 KOL 的真实影响力。如果 KOL 只是挂几个 logo,但根本没人看,那广告主也不会买账。
Sidekick生态:谁在收割,谁在被收割?
主播(Kickers):分销商的利益与风险
在 Sidekick 的生态里,主播扮演着分销商的角色。Jonny Fish 认为,主播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获益:一是交易手续费抽成,他们可以从促成的交易中获得分成;二是礼物打赏,用户可以通过打赏带来额外收入;三是创作者激励,Sidekick 会为平台主播提供空投奖励,直播时间越长、内容越贴近热点,获得的分成越多。
听起来挺美好的,但实际上,主播的收益并不稳定。交易手续费抽成,取决于用户的交易量。如果市场行情不好,用户都不交易,那主播也赚不到钱。礼物打赏,则取决于主播的个人魅力。如果主播没有吸引力,用户也不会打赏。空投奖励,则取决于 Sidekick 的慷慨程度。如果 Sidekick 不慷慨,那主播也分不到多少钱。
更何况,主播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如果主播推荐的项目 Rug Pull 了,那主播也会受到牵连,失去用户的信任。
用户(Sidekickers):韭菜的狂欢与陷阱
在 Sidekick 的生态里,用户扮演着韭菜的角色。Jonny Fish 认为,用户的核心目的是通过交易赚钱,这是他们最直接的收益来源。此外,直播间会举办空投活动,用户可以通过参与获得额外奖励。
但实际上,用户真的能通过交易赚钱吗?我看悬。币圈的交易,风险很高。稍有不慎,就会血本无归。空投活动,则更像是一种诱饵。Sidekick 可能会通过空投活动吸引用户,然后把他们变成自己的韭菜。
更何况,用户很容易被主播的情绪所左右。主播喊一句“梭哈”,用户就跟着梭哈。结果往往是,主播赚得盆满钵满,用户却血本无归。
项目方:流量的渴望与代价
在 Sidekick 的生态里,项目方扮演着流量提供者的角色。Jonny Fish 认为,项目方在平台上追求两方面收益:一是提升曝光,他们希望通过直播增加项目热度和关注度;二是项目方既可以作为广告商投放广告,也可以推荐产品给主播,由主播代为推广销售。
但实际上,项目方真的能通过 Sidekick 获得收益吗?我看未必。Sidekick 的流量,并不一定都是优质流量。很多用户都是抱着投机的心态来的,他们对项目的了解并不深入。
更何况,项目方还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他们要给 Sidekick 支付广告费,要给主播支付推广费。如果项目本身质量不好,那就算花再多的钱,也无法挽回用户的流失。
Sidekick的扩张之路:加密原生的局限与破局
第一阶段:加密圈的试水
Jonny Fish 把 Sidekick 的发展分成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他们聚焦于加密圈内的用户。因为 Sidekick 的核心是以交易为基础搭建的直播平台,所以初期目标是让加密用户知道:他们可以通过直播参与交易模型,体验玩法,看到更多优质内容、可交易的模块,以及更多主播。
但问题是,加密圈的用户真的需要直播吗?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研究项目、自己做决策。直播这种形式,对他们来说,可能显得有些多余。
更何况,加密圈的用户对主播的要求很高。主播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市场,还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如果主播只是个花瓶,那用户也不会买账。
第二阶段:娱乐主播的入侵
第二阶段,Sidekick 计划引入娱乐主播。Jonny Fish 特意强调,娱乐主播不一定是游戏主播。娱乐主播的特点是提供欢乐和戏剧性,而不是强引导性或专业交易意见。他们的专业性可能更多体现在娱乐效果上,而非交易分析。Jonny Fish 认为,这一阶段会带来用户群的显著增长。
但问题是,娱乐主播真的能吸引加密圈的用户吗?我看悬。加密圈的用户,对娱乐内容并不感冒。他们更关心的是技术、市场、收益。如果 Sidekick 引入太多娱乐主播,可能会引起加密圈用户的反感。
更何况,娱乐主播的风格和加密圈的文化格格不入。娱乐主播喜欢搞怪、卖萌、炒作,而加密圈的用户则比较务实、理性、低调。如果 Sidekick 强行把这两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可能会适得其反。
第三阶段:多行业扩张的野心
第三阶段,Sidekick 计划向不同行业扩张。Jonny Fish 认为,作为一个直播平台,如果一开始就定位于游戏直播,成功的可能性很低。因为挑战 YouTube、虎牙、斗鱼这样成熟的游戏直播平台非常困难——它们拥有游戏 IP 版权、赛事资源等天然壁垒,限制了新入者的发展。而 Sidekick 选择了一个加密原生的直播模式,并与交易绑定。
但问题是,Sidekick 真的能成功扩张到其他行业吗?我看悬。不同行业的用户,需求差异很大。如果 Sidekick 还是只提供加密相关的直播内容,那很难吸引其他行业的用户。
更何况,Sidekick 还要面对来自其他直播平台的竞争。YouTube、虎牙、斗鱼等平台,已经在直播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和内容。Sidekick 想要在这些巨头的夹缝中生存,谈何容易。
Sidekick的里程碑:MVB计划与转型之路
Binance的橄榄枝:意外闯入Web3
Jonny Fish 认为,Sidekick 的发展有两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
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项目启动后的几个月。当时,Sidekick 的想法很简单:只需在现有基础上加入一点加密货币支付功能即可。因为加密货币有两个属性——支付工具和资产发行,而 Sidekick 最初切入的是支付端口。本质上,它是一个 Web2 产品,面向传统互联网的直播用户,帮助他们解决付款问题。
后来,Sidekick 接到了 Binance 的电话,邀请他们加入 MVB(Most Valuable Builder)计划。Jonny Fish 坦言,当时他们挺懵的,虽然知道 Binance,但几乎没接触过加密圈的人,甚至怀疑是诈骗电话。但经过确认后,他们选择了加入。
Jonny Fish 说,这也是为什么去年 3 月披露时,圈内突然出现 Sidekick 这家公司——此前他们在圈子里毫无声音。以此为契机,他们开始接触 Web3,了解行业生态。MVB 给他们提供了完整的指导,Sidekick 团队也学得很认真,每节课都尽量安排至少两人参与。
Binance 的橄榄枝,让 Sidekick 意外闯入了 Web3 的世界。
特朗普竞选的蝴蝶效应:LiveFi的诞生
第二个转折点发生在去年 9 月。那时,Sidekick 已经运作了一段时间,与多个项目合作过,也和不少 OG 交流过,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当时正值特朗普竞选,Jonny Fish 认为,如果他上台,可能会影响战争局势。
这既是 Sidekick 的机会,也意味着必须推出一款新产品。这款产品不能偏离原本的行业方向,还要让 Web3 用户能接受,同时融合 Sidekick 团队过去十几年在互联网的经验。
于是,Sidekick 在那时正式立项,开始研发新产品。前后花了三个月调研数据、完善模型,最终在 11 月定下方向,推出了视频直播相关功能。
Jonny Fish 认为,这是 Sidekick 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实际上,这次转型,更像是一场赌博。Sidekick 把自己的命运,押在了特朗普的身上。
YZi Labs的投资逻辑:学习能力至上?
MVB计划的意外收获
Jonny Fish 认为,Sidekick 获得 YZi Labs 投资,是因为他们加入了 Binance 的 MVB 计划。
在 MVB 计划中,Sidekick 接触到了 YZi Labs 的团队。Jonny Fish 开玩笑说,YZi Labs 投资 Sidekick,可能是因为他们上课认真,或者说他们在 MVB 计划中表现得比较突出。
但实际上,更重要的原因是,Sidekick 与 YZi Labs 的沟通非常频繁且深入。Jonny Fish 坦言,Sidekick 可能是那期 MVB 计划里 Web3 基础最薄弱的团队之一。正因为如此,他们特别珍惜学习机会。
基础薄弱的优势:快速学习与开放心态
Jonny Fish 认为,对投资人来说,投一个项目并不只是看项目本身,而是看团队的能力。他自己也投过不少项目,他认为最重要的第一点是项目方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他们得能消化知识、展现成长潜力。
Jonny Fish 认为,如果一个团队来自大厂,背景光鲜,但面对 Web3 知识时固守自己的理论,完全学不进去,那就不够理想。而 Sidekick 团队的优势在于,虽然也有大厂背景,但他们学习速度快,态度开放,尊重每一个新知识点。
在和 YZi Labs 的团队沟通时,Jonny Fish 问得最多的问题不是投资条款,反而是行业一些很基础的问题,比如 RWA 是什么。
Jonny Fish 认为,基础薄弱,反而成了 Sidekick 的优势。因为他们没有包袱,可以更加开放地学习新的知识。
Sidekick的优势与挑战:监管、时机与主播教育
Pump.fun的教训:监管缺失的代价
Jonny Fish 把其他的去中心化直播平台分为了两类。第一类是以 Pump.fun 为代表的平台。
Jonny Fish 认为,Pump.fun 的设计很有创意——自带发射器功能,再加上直播,满足了用户炒币的猎奇心理,同时为项目方提供了流量和曝光机会。这种模式非常精彩,但他们的弱点在于缺乏直播行业经验,把事情想得过于理想化,没有设置任何监管机制,结果导致了监管机构的干预。
Jonny Fish 认为,Pump.fun 的方向本身没错,但需要更完善的设计。
Sidekick 有 30 多人的审核团队,专门负责视频内容的完整审核。Jonny Fish 认为,凭借 Sidekick 在直播和主播行业十多年的经验,他们清楚哪些地方该审、尺度该如何把握。
Jonny Fish 认为,这是 Sidekick 对比 Pump.fun 的最大优势。但实际上,监管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保护用户,防止欺诈。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扼杀创新,限制平台的自由。
时机的重要性:先有内容,后有直播
第二类去中心化直播平台,是其他 Web3 直播平台。Jonny Fish 认为,和他们相比,Sidekick 的优势可能是把握住了时机。
Jonny Fish 认为,如果去年没有 Pump.fun 开启这个赛道,“直播带单”领域可能还不成熟。直播平台的核心逻辑是:生产者必须生成足够多的资产供用户交易,否则没有内容可播。如果只是直播八卦或花絮,为什么不在 Twitch 或 YouTube 上做?Web3 原生直播平台需要内容生产者先行。Pump.fun 去年启动了一个“工厂”,让无数人成为生产者,生成内容。而 Sidekick 现在介入,扮演集中式分销商的角色,把正确的 CA 送到正确的购买者手中,完成供需匹配。
Jonny Fish 认为,Sidekick 入圈初期就考虑过直播,但当时时机还没成熟。直到内容供给充足后,他们才选择出手。
Jonny Fish 把 Sidekick 比作一个“摘果子”的人。在 Pump.fun 辛勤耕耘之后,Sidekick 只需要过来摘取成熟的果实。
主播教育:Web3的知识鸿沟
Sidekick 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Jonny Fish 认为是主播教育。
Jonny Fish 认为,因为 Web3 圈子里的大多数 KOL 没做过直播,Sidekick 需要花很多时间从零开始教起。
但同时,Sidekick 也发现了一些在 B 站、微博上但未进入推特圈子的主播,他们对直播很熟悉,Sidekick 也在尝试把这批新主播拉进来。
Jonny Fish 认为,目前 Sidekick 已经合作了几十位比较优质的 KOL,早期 Sidekick 整个团队都会围绕这些人进行服务和测试。SOP(标准操作规程)跑通后,Sidekick 的目标是在一个月之内把主播人数拉到 500 个人。
Jonny Fish 认为,主播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Sidekick 需要耐心、细致地培养主播,才能让他们真正理解 Web3,才能让他们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内容。
Rug Pull的幽灵:信任背书的脆弱与风险
平台的责任与局限
ChainCatcher 问 Jonny Fish,Rug Pull 等伤害用户的情况会不会涉及到 Sidekick 的审核工作?
Jonny Fish 坦言,作为平台,很难完全杜绝这种问题,因为任何传播媒介都存在类似风险。作为平台无法彻底消除这种现象,只能尽力设置约束机制。
Jonny Fish 把 Sidekick 比作一个“守门员”。虽然守门员可以尽力扑救,但总有漏球的时候。
主播筛选:信任的第一道防线?
Jonny Fish 认为,更关键的层面在于主播的筛选,理论上通过主播的信任背书已经完成了第一层筛选。
Jonny Fish 认为,就像用户相信董宇辉已经为商品做了初步筛选一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散户目前更依赖 Smart Wallet 或 KOL 钱包,他们缺乏更直观的背书来源。而 Sidekick 通过直播带单,主播的交易策略和一致性能为项目带来更强的信任背书。
但问题是,主播的信任背书真的可靠吗?我看未必。主播也是人,他们也会犯错,也会被利益所诱惑。如果主播为了赚取佣金,故意推荐一些垃圾项目,那用户也会受到伤害。
更何况,信任这种东西,是很脆弱的。一旦被打破,就很难修复。如果 Sidekick 上出现几次 Rug Pull 事件,那用户就会对平台失去信任,转而选择其他的平台。
Sidekick的核心团队:一场华丽的冒险
Trovo.live联合创始人的加盟:小语种市场的钥匙
Jonny Fish 介绍,Sidekick 的 Co-founder 是东欧最大的直播平台 Trovo.live 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兼前 CEO。这个平台拥有 3800 万用户,日活约 400 万,是他一手打造的。后来他独立出来并加入 Sidekick。Jonny Fish 说,立项时就和他关系很好。他的加入帮 Sidekick 解决了小语种市场的难题,他擅长俄语,也带来了丰富的东欧资源。
Trovo.live 联合创始人的加盟,无疑给 Sidekick 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他的经验和资源,对于 Sidekick 开拓小语种市场,意义重大。
年轻教授的转型:教育与引导的力量
Sidekick 的 CMO 曾是英国 TOP5 大学最年轻教授之一。疫情期间开始研究市场,发现自己很擅长教育和引导,毕竟当老师多年,知道如何影响和激励他人。他在 Web3 圈子里摸索了几年后,于 Sidekick 项目正式成立的 23 年加入。
一位大学教授转型成为 CMO,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他的加入,无疑可以提升 Sidekick 的品牌形象和营销能力。
投资老兵的加入:制度与经验的加持
第三位成员来自投资圈,曾主导过价值超 20 亿美元的大型项目,拥有 IPO 经验。他对创投和币圈的制度非常熟悉,是欧洲顶尖的华人投资者之一,也是最早加入 Sidekick 的成员之一。最初他以个人身份投资,后来转为全职加入。
一位投资老兵的加入,可以为 Sidekick 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战略指导。他的经验和人脉,对于 Sidekick 的发展,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Sidekick 的核心团队,结合了游戏直播运营、教育背景和投资经验。他们的优势互补,为 Sidekick 提供了全面的支持。但这支团队能否带领 Sidekick 走向成功,仍是一个未知数。
技术不是万能的:抽象思维与主播运营才是王道
技术:一张满分试卷的60分
ChainCatcher 问 Jonny Fish,Sidekick 团队是否以技术为主?毕竟直播平台还是挺依赖技术支持的。
Jonny Fish 回答说:“哈哈,其实我们以搞抽象为主。技术对我们来说并不是难题,因为我们的背景就是搭建整套系统的。技术不是产品的核心,它更像是一个基础工具,就像造一辆车,大部分技术难题都可以通过市场上现成的解决方案或关键人才加入来实现。”
Jonny Fish 把技术比作一张满分试卷的 60 分,奠定基础后,剩下的 40 分,甚至未来的附加分,都取决于强运营,尤其是主播运营。
主播运营:决定成败的关键
Jonny Fish 认为,真正决定产品成败的,是创始团队的思路——我们到底想做什么?如果目标只是赌一把、发个项目,那产品可能就是昙花一现。但如果 Sidekick 希望把戏## Sidekick的焦虑:主播教育的漫长之路
Web3 KOL的直播短板
Jonny Fish 认为,Sidekick 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主播教育。因为 Web3 圈子里的大多数 KOL 没做过直播,Sidekick 需要花很多时间从零开始教起。
Web3 KOL 擅长的是在 Twitter 上发帖、写文章,他们习惯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直播需要的是口头表达能力、互动能力、控场能力。这些能力,是 Web3 KOL 所欠缺的。
B站、微博主播的潜力
Jonny Fish 也发现了一些在 B 站、微博上但未进入推特圈子的主播,他们对直播很熟悉,Sidekick 也在尝试把这批新主播拉进来。
B 站、微博主播擅长的是娱乐直播、游戏直播。他们习惯用轻松、幽默的方式来吸引观众。但是,他们对 Web3 的了解## Sidekick的未来:撑起一个赛道?
App上线与早鸟主播招募
Jonny Fish 透露,Sidekick 的 App 已经 Alpha 内测了一段时间,BSC 和 Solana 网络也都已经上线。
Sidekick 还在 4 月 3 日开启了早鸟主播的公开招募,欢迎所有热爱互动、乐于分享、对加密领域充满热情的朋友们参与。Sidekick 会对潜力主播进行专项扶持,还有专属的激励计划。连麦互动以及主播打赏等直播玩法也都会陆续上线。
抓住转型机会:从文字到视频的迁徙
Jonny Fish 认为,今年 Sidekick 的团队规划非常重要。Sidekick 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可能的话,希望能撑起一个赛道。
Jonny Fish 把 Sidekick 比作 2016 年刚出来的抖音。当时,微博博主会嘲笑抖音是“土包子”,直到 2019、2020 年抖音崛起,大家都想加入。Jonny Fish 认为,内容传播必然会经历文字转向视频的过程。
基于这个趋势,Sidekick 的策略是专注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