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uthor

《汽油崩盘内幕:专家预测成笑话,特朗普关税成镰刀!》

《汽油崩盘内幕:专家预测成笑话,特朗普关税成镰刀!》摘要: 汽油裂解疲软背后的真相:一场由供需错配和政策豪赌酿成的危机?一季度欧美汽油:一场由预期落空导致的崩盘?一季度,全球油价像一潭死水,毫无生气,汽油裂解也跟着遭殃,价格跌到了四...

汽油裂解疲软背后的真相:一场由供需错配和政策豪赌酿成的危机?

一季度欧美汽油:一场由预期落空导致的崩盘?

一季度,全球油价像一潭死水,毫无生气,汽油裂解也跟着遭殃,价格跌到了四年来的最低点。 别跟我说什么季节性因素,什么供需基本面,在我看来,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预期崩盘! 那些所谓的“专家”们,年初还在鼓吹全球经济复苏,汽油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结果呢?现实狠狠地扇了他们一记耳光。3月18日那周,美国全规格汽油零售价跌到3.1美元/加仑,RBOB裂解勉强维持在24.4美元/桶,欧洲EBOB更惨,只有12.8美元/桶,亚洲的新加坡Mogas92稍微好点,但也只有9美元/桶。

说实话,看到这些数据,我一点都不意外。 这几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这么大,老百姓兜里都没钱了,谁还舍得天天开车出去兜风? 所谓的“出行需求”,不过是那些中产阶级和富人们的消遣罢了,对整体汽油消费的拉动作用根本微乎其微。

当然,基本面分化也是个重要原因。亚洲那边,因为国内汽油出口受到限制,印尼需求又比较旺盛,所以表现还算可以。欧洲就惨了,尼日利亚那个什么丹格特炼厂,一投产就拼命往外输送汽油,欧洲本地需求又萎靡不振,裂解自然一路下滑。更可笑的是,欧美价差还被特朗普政府的关税预期玩弄于股掌之间,一会儿说要征税,一会儿又延期,搞得市场晕头转向,多空博弈简直乱成一锅粥。

数据背后的真相:美国汽油库存真的高枕无忧吗?

截至3月14日那周,美国汽油库存总量高达2.406亿桶,比去年同期高了980万桶,同比增长4.2%。看到这个数据,那些乐观派又要跳出来说“美国汽油供应充足,市场稳如泰山”了。呸! 我告诉你,这根本就是掩耳盗铃!

且不说这多出来的库存主要集中在PADD1区(美东地区),那里的库存压力已经大到爆表,比去年同期高出整整200万桶! 就算PADD3区(墨西哥湾地区)的汽油库存降到了五年来的低点,PADD5区(西海岸地区)的库存更是创下了历史新低,又能说明什么? 只能说明美国国内汽油供需结构严重失衡,区域性矛盾日益突出!

更让我感到担忧的是,今年前两个月,美国汽油产量同比增加了3%,而进口量却同比下降了10%。 这说明什么? 说明美国炼油企业正在开足马力生产汽油,试图弥补进口缺口。 但是,这种做法真的可持续吗? 过度依赖国内生产,只会加剧供应过剩的风险,一旦需求出现下滑,汽油价格必然会雪崩!

《汽油崩盘内幕:专家预测成笑话,特朗普关税成镰刀!》

《汽油崩盘内幕:专家预测成笑话,特朗普关税成镰刀!》

《汽油崩盘内幕:专家预测成笑话,特朗普关税成镰刀!》

《汽油崩盘内幕:专家预测成笑话,特朗普关税成镰刀!》

市场情绪的宣泄:RBOB空头持仓为何创下历史新高?

最新的CFTC数据显示,RBOB合约管理基金净多持仓已经跌到了6000手的历史低位。 这可不是什么偶然现象,而是市场情绪的真实写照! 那些精明的基金经理们,早就嗅到了汽油市场的危机,纷纷抛售多头头寸,转而做空。

更可怕的是,这次持仓变化主要来自于投机性净空的增加。 这说明什么? 说明市场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大家都认为汽油价格还会继续下跌! 那些所谓的“基本面分析师”们,还在那里喋喋不休地分析供需关系,分析季节性因素,却根本没有意识到,市场情绪才是决定价格走势的最关键因素!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不确定性,更是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谁知道他会不会突然宣布对进口汽油征收惩罚性关税? 谁知道他会不会突然出台什么新的环保政策? 在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谁还敢冒险持有汽油多头头寸? 抛售,抛售,还是抛售! 这就是市场唯一的选择!

《汽油崩盘内幕:专家预测成笑话,特朗普关税成镰刀!》

二季度全球汽油供应:一场炼厂检修引发的蝴蝶效应?

美国炼厂:在利润的泥潭中挣扎?

受到炼厂检修的影响,美国2月份的汽油产量环比大幅下滑,每天减少了40万桶,降至880万桶/日。 别以为二季度的情况会有所好转,就算美国炼油企业铆足了劲儿想提高产量,但各种不利因素依然像一张无形的网,牢牢地束缚着他们。 炼能淘汰、不可抗力、利润下滑…… 这些问题就像一个个挥之不去的阴影,笼罩着整个美国炼油行业。

先说说炼能淘汰。 1月底,美国LyondellBasell炼厂正式宣布永久关停两套CDU(常减压蒸馏装置)和焦化装置,总计产能高达26.4万桶/日,相当于全美汽油产量的1.2%左右。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这意味着美国汽油供应将永久性地减少一块。

再说说不可抗力。 2月初,PBF公司位于加州Martinez的炼厂突发火灾,被迫意外停产,而且预计还要持续好几个月才能恢复。 这一下,PADD5区的汽油供应更是雪上加霜,每天减少6-9万桶,占全美供应的0.7%左右。 3月14日,PBF公司的Torrance炼厂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17万桶/日的CDU和10万桶/日的FCC装置也跟着意外关停。 简直是倒霉透顶!

当然,最让炼油企业头疼的还是利润问题。 虽然3月份PADD3区的炼厂CDU开工率有所提升,每天环比增加了30万桶,但是,由于2月份以来美国FCC装置的利润逆季节性地下滑,轻重质原油价差大幅走弱,燃料油、VGO等原料成本居高不下,炼油企业根本无利可图。 这种情况下,谁还愿意冒着风险去扩大汽油生产?

《汽油崩盘内幕:专家预测成笑话,特朗普关税成镰刀!》

欧洲炼厂:在政策的夹缝中求生?

欧洲的炼油企业也好不到哪里去。 2025年,西北欧汽油市场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各种因素相互交织,让炼油企业如履薄冰。

首先,是尼日利亚的丹格特炼厂投产。 这家炼厂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正在逐渐改变全球汽油市场的格局。 2024年,尼日利亚超过60%的汽油进口都来自于西北欧。 一旦丹格特炼厂满负荷运行,RFCC装置进入稳定生产期,其汽油产量理论上可以超过20万桶/日,满足尼日利亚近80%的本土汽油需求。 这意味着欧洲将失去一个重要的出口市场,汽油供应过剩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剧。

其次,是美国对加拿大、墨西哥石油征收关税的政策。 特朗普政府的这一举动,就像一把悬在欧洲炼油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 2024年,美国汽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地是欧洲,占比高达50%左右,其次是加拿大,占比25%左右。 如果特朗普政府真的对加拿大进口石油产品加征10%的关税,美国炼油企业将被迫从欧洲进口更多的汽油,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欧洲汽油供应过剩的压力。 但是,这种政策红利又能持续多久呢? 谁也说不准。

更糟糕的是,西北欧地区自身还有三套炼厂计划淘汰,分别是德国壳牌公司的Wesseling炼厂(关停产能15万桶/日)、BP公司的Gerlsenkirchen炼厂(部分关停,预计关停产能10万桶/日左右)和英国的Grangemouth炼厂(产能15万桶/日)。 这意味着欧洲的炼油能力将进一步萎缩,汽油供应将更加紧张。

总而言之,欧洲的炼油企业正在政策的夹缝中艰难求生,未来的路充满了不确定性。

丹格特炼厂:非洲雄心壮志能否撼动全球格局?

位于尼日利亚的丹格特炼厂,自从投产以来就备受关注。 这座炼厂承载着尼日利亚的雄心壮志,希望能够摆脱对进口汽油的依赖,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但是,丹格特炼厂的崛起,真的能够撼动全球汽油市场的格局吗? 我对此表示怀疑。

诚然,丹格特炼厂的产能确实很大,一旦满负荷运行,其汽油产量可以满足尼日利亚大部分的本土需求。 但是,炼厂的实际运行情况却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顺利。 目前,丹格特炼厂正处于提负期,CDU开工率上升至60%左右,但是RFCC装置由于技术限制,尚未达到满负荷运转。

更重要的是,丹格特炼厂的汽油质量能否达到国际标准,也是一个未知数。 如果其生产的汽油质量不合格,根本无法出口到其他国家,只能在尼日利亚国内销售。 这样一来,其对全球汽油市场的影响将大大降低。

近日,市场传言丹格特炼厂将在5-6月对RFCC装置进行检修,预计汽油产量将减少4万桶/日。 这说明丹格特炼厂的生产稳定性仍然存在问题,其对全球汽油市场的影响仍然有限。

总而言之,丹格特炼厂的崛起,虽然给全球汽油市场带来了一些新的变数,但是,其真正能够撼动全球格局,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汽油崩盘内幕:专家预测成笑话,特朗普关税成镰刀!》

需求端的迷雾:宏观经济的阴影与季节性旺季的微光

全球汽油需求:增长的幻觉还是真实的动力?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报告宣称,2024年全球汽油需求将增长0.3%,主要动力来自非经合组织(OECD)国家,比如中国、印度、中东。2025年预计增长0.5%,与2024年持平,其中美国的需求预期与2024年持平,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 看到这些数据,我只想呵呵一笑。

所谓的“增长”,不过是建立在脆弱的基础之上。 全球经济下行风险日益加剧,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升级,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汽油需求大幅下滑。 尤其是那些非经合组织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外部冲击的抵抗能力较弱,一旦出现经济危机,汽油需求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

更令人担忧的是,近期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不确定性引发了市场的广泛担忧,多家机构纷纷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美国汽油年度需求或面临进一步下调的风险。 别忘了,美国可是全球最大的汽油消费国,一旦美国的需求出现下滑,对全球汽油市场将是沉重的打击。

《汽油崩盘内幕:专家预测成笑话,特朗普关税成镰刀!》

美国汽油需求:电动车的崛起与传统需求的衰落?

2024年,美国汽油需求量约为日均895万桶,与2023年基本持平,但较2019年水平低37万桶/日。 2024年全美车辆行驶里程数预计达到3.28万亿英里,超过疫情前的最高水平3.26万亿英里。 里程数增长,汽油需求却停滞不前,原因是什么? 电动车! 电动车正在加速取代传统燃油车,蚕食汽油市场份额。

别忘了,早在2011至2012年,奥巴马政府就推出了《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要求美国市场燃油效率(MPG)同比提升5%。 这意味着同样的里程,需要的汽油更少了。 更重要的是,2017年以来,特斯拉Model 3量产,美国电动汽车市占率快速增长,从2017年的1.2%飙升至2023年的8.5%。 预计2025年,美国电动车市占率将达到9.5%左右。

电动车的崛起,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正在刺穿美国汽油需求的命脉。 传统燃油车的需求正在逐渐萎缩,汽油市场的前景黯淡无光。

《汽油崩盘内幕:专家预测成笑话,特朗普关税成镰刀!》

《汽油崩盘内幕:专家预测成笑话,特朗普关税成镰刀!》

美国夏季出行旺季:最后的救命稻草?

尽管全年来看,美国汽油需求受到宏观经济和电动车普及的影响,难言乐观。但是,季节性需求转旺仍然值得期待。 美国夏季出行旺季通常从5月底的阵亡将士纪念日假期开始,汽油需求一般在6月底7月达到峰值,近三年峰值水平在950万桶/日左右,较目前水平仍有约6%的提升空间。

而且,美国夏季汽油标准高于冬季汽油,为了满足联邦政府的要求,炼厂及管道通常会提前开始生产运输夏季汽油。 如果需求如期回升,夏季美国可能面临高品质汽油短缺的局面。

但是,我们真的能对夏季出行旺季抱有太高的期望吗? 别忘了,现在的油价可不便宜,老百姓出行意愿会不会受到影响? 就算大家想出去玩,会不会选择更省油的车型,或者干脆租一辆电动车? 这些都是未知数。

宏观经济数据:是稳定剂还是麻醉剂?

最近公布的一些宏观经济数据,似乎在暗示美国经济仍然具有一定的韧性。 2月份美国就业市场新增15.1万就业,失业率维持在4.1%左右,初次申领失业金人数稳定在2024年均值水平,就业市场增速放缓,但仍保持稳定,并未出现恶化迹象。

但是,这些数据真的可信吗? 别忘了,美国政府可是出了名的喜欢玩弄数据,美化经济形势。 而且,就业数据只能反映经济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整体经济的状况。

更重要的是,3月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了11%,连续三个月下行,消费者对经济与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表示担忧。 这才是最真实的市场情绪! 老百姓对经济前景感到悲观,对未来的消费意愿必然会受到影响。

2月份美国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0.2%,低于预期的0.6%,剔除汽车销售后零售额增长0.3%,符合预期。 关税政策虽然放大了市场对美国通胀的担忧,但2月份实际通胀增速却报得2021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些数据,只能说有好有坏,并不能完全消除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

总而言之,宏观经济数据就像麻醉剂,只能暂时缓解市场的焦虑,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美国经济的未来,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

别再自欺欺人了!看清汽油市场震荡的本质

欧洲汽油真的企稳了吗?别被表象迷惑了!

最近,欧洲汽油裂解似乎出现了一些企稳的迹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欧洲汽油市场已经摆脱了困境。 短期的反弹,不过是市场在绝望中寻找一丝喘息的机会罢了。

2月下旬,欧洲汽油裂解快速走弱,受到利润、检修等因素影响,3月份欧洲汽油供应预期下滑,本土需求暂无起色,短期过剩难以彻底扭转。 3月初,跨大西洋汽油物流套利窗口打开,欧洲至美国汽油出口增加。 欧洲汽油裂解下行触及切换航煤组分利润临界值,裂解估值受到一定支撑。 近日,市场传言丹格特炼厂将在5-6月对RFCC装置进行检修,预计汽油产量将减少4万桶/日。

这些因素,确实在短期内提振了欧洲汽油市场的情绪,但是,并不能改变欧洲汽油市场长期供过于求的格局。 一旦丹格特炼厂恢复生产,美国需求减弱,欧洲汽油市场将再次面临巨大的压力。

所以,别被表象迷惑了! 欧洲汽油市场的未来,仍然充满了挑战。

美国汽油裂解有上行空间?前提是别再做白日梦!

有些人认为,由于欧洲汽油企稳,美国供应面临同比收紧的状态,美国汽油裂解具有一定的上行空间。 我只想说,这种想法简直是天方夜谭!

美国汽油市场面临的问题,远比欧洲复杂得多。 电动车的崛起、宏观经济的衰退、政策的不确定性…… 这些因素都在制约着美国汽油需求。 就算美国汽油供应真的出现了收紧,需求疲软的情况下,汽油裂解也难以大幅上涨。

而且,美国炼油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会过度生产汽油,导致供应过剩。 这种情况下,汽油裂解很难出现持续性的上涨。

所以,别再做白日梦了! 美国汽油裂解的上行空间,非常有限。

关税政策:一场豪赌,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就像一场豪赌,谁是赢家? 谁是输家? 谁也说不准。

如果美国真的对加拿大石油进口关税落地,RBOB-EBOB价差将进一步走扩,欧洲汽油将涌入美国,缓解美国供应紧张的局面。 但是,这也会损害加拿大炼油企业的利益,引发贸易争端。

如果美国关税政策搁浅,欧洲汽油将面临更大的供应压力,裂解可能会进一步下滑。 但是,这也会损害美国炼油企业的利益,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

所以,关税政策的影响是双面的,很难说谁是真正的赢家,谁是真正的输家。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场豪赌充满了不确定性,将会给全球汽油市场带来更多的波动。

汽油EW走强?醒醒吧,长线布局也要看准时机!

有些人认为,由于欧洲汽油中长期供需压力增大,亚洲需求潜力相对强劲,长期可以关注汽油EW(东西套利)走强的机会。 我想说,这种想法是正确的,但也要看准时机。

诚然,长期来看,亚洲汽油需求增长潜力巨大,欧洲汽油供应过剩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这为汽油EW走强提供了基本面支撑。 但是,短期内,市场情绪、地缘政治、突发事件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汽油EW出现剧烈的波动。

所以,即使看好汽油EW的长期前景,也要谨慎入场,选择合适的时机,控制风险。 不要盲目跟风,不要被短期的波动所迷惑。 长线布局,也要看准时机!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